查看原文
其他

北京城的“灵魂线”:中轴线题材纪录片如何构建城市形象?

李嘉婧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2024-04-01

南起永定门,北至钟鼓楼,长达八公里的北京中轴线穿过全城,其秩序之壮美,气魄之雄伟,被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“一幅美丽的画卷”。在这一庞大建筑群中,汇聚了北京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建筑精华,体现出古都北京独一无二的城市特征。


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,近年来,越来越多聚焦北京中轴线题材的纪录片作品进入大众传播视野。它们以多元视角描绘中轴线的古今变迁,从不同维度解读中轴线的文化底蕴,为讲好北京中轴线故事作出示范。



在纪录片构建城市形象的符号表达中,历史文明符号是体现城市文脉延续最突出的代表之一。相较于北京的故宫、天津的五大道、长沙的岳麓书院等,北京中轴线作为纪录片典型符号的表达历史并不长。


纪录片中的历史文明符号表达(左右滑动查看)


2014年的纪录片《北京中轴线》是这当中比较早的尝试。影片共分《国之轴》《城之轴》《民之轴》《情之轴》《心之轴》五集,以中轴线为切入点,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和人文景观,事实上在探讨北京、乃至中国的文化和文明。在此立意基础上,《北京中轴线》运用了丰富的视听语言,给予现代和历史以充分的叙述空间。


为使观众对南北贯穿的中轴线有完整的概念,主创大量采用全景航拍影像。镜头在北京中轴线上空平稳掠过,巨大的楼门、宫门、殿门徐徐展开,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中轴线的地理位置,更制造出宏伟壮观的视觉效果。与之相呼应的,是贯穿全片的直线型构图。对于中轴线建筑群中的建筑,主创采用压缩镜头呈笔直线条的拍摄方式。每一处门楼、每一座桥面,每一条御道……中轴线的象征几乎无处不在,由此,画面审美也传递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“中正和合”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理念。


《北京中轴线》中大量采用全景航拍影像


当宫门打开的缓慢而悠长的门轴声响,与街巷小贩的叫卖声并置在一起,《北京中轴线》制造出值得回味的声音空间,再现了古老中轴线鲜活的脉搏,也暗示了自古以来中轴线作为“民生之轴”对芸芸众生的孕育。


纪录片《永恒之轴》则选择弱化主题表达,将视角聚焦于时间维度,全面细致地铺陈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。同样分为五集,作品首先对中国古代都城的中轴线做了总体介绍,对中轴线的概念做了更加精准的界定;接着展现了中轴线历经过的金中都、元大都、明北京城、清北京城几代都城的变迁,对这条世界上现存最完整、最长的城市中轴线进行了细致的时间脉络梳理。


《永恒之轴》中梳理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沿革

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一部历史文献类纪录片,《永恒之轴》以人物为切口,将人物命运与中轴线历史结合起来,使不同时期的中轴线因此有了温情的人文表达。如在第三集《元之大都》中,主创选取了忽必烈、刘秉忠、郭守敬这三个人物,讲述了他们在元大都中轴线的出现上各自起到的关键作用,对厚重选题进行了轻盈化的拆解。与此同时,《永恒之轴》摒弃了历史类纪录片中常见的情景再现手段,用剪影拍摄加上后期合成的方式展现剧情画面,减少了观众对服化道真实性的质疑,在黑白影像中烘托出一种诗意的氛围。


《永恒之轴》中采用了剪影拍摄结合后期合成的方式


2023年的《京之轴》则是首部以国际传播视角来讲述北京中轴线的纪录片。全片分为《永恒》《时光》《融合》三集,从20多位来自世界各行各业、与北京中轴线有所关联的人物及其故事出发,讲述这座城市脊梁的历史底蕴和不断焕发新颜的发展现状。


第二集《时光》以十二时辰为轴,在昼夜轮回中串联起人们的衣食住行。从清晨买早点的小男孩,到做风筝的两代人,再到最后坚持理想的服装设计师,一幅现代市民在中轴线上的生活百景图徐徐展开。


《京之轴》第二集以十二时辰为轴展开市民生活百景图


在国际传播的属性下,《京之轴》侧重对“融合”的描摹,即古今融合、民族融合、中外融合,宏伟建筑与人间烟火气融合。作品其中一个故事,选取了一个居住在中轴线旁四合院里的中西合璧家庭,讲述了外国丈夫和中国妻子在面临房屋装修等事项时的矛盾和分歧,以微观视角呈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织碰撞,也让文化的融汇之路拥有了多元的表述。


《京之轴》中的中西合璧家庭



纪录片被誉为“装在铁盒里的大使”,素来是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。第十二届“光影纪年”——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国际传播奖提名作品《京之轴》,便是中轴线题材纪录片“出海”的有力实践。


怎样向国际社会讲述中轴线?纵观全片,《京之轴》一直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。拍摄前期,剧组曾多次与国际制片团队讨论和交流,吸纳他们在讲述中国故事的经验和习惯。无论是对历史上古埃及文明、古希腊文明等不同文明的参照,还是有意识让更多的外国面孔参与其中,《京之轴》探索符合国际传播语境的视听表现方案,在多维度的叙事中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国际传播案例。


《京之轴》中出现了大量的外国面孔


在叙事视角上,《京之轴》选取了多方叙事主体,由客观的画外音、故事主人公自述以及中外专家参与式观察进行交叉叙事,避免影片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。在第三集《融合》中,两名外国友人围绕《中国日报》上的内容做出自己的解读,镜头一转,他们走在鸟巢周围,探讨中轴线的坐落与中国国家形态的契合,叙事亲和度和纪实说服力由此增强。


《京之轴》选取了多方叙事主体


在叙事题材上,《京之轴》实现了由宏大叙事到个体聚焦的转向,注重影片内在的情感逻辑。为了突出中轴线作为活态遗产与现代生活的关联性,影片将叙事重心置于中外人士共同营造美好生活的议题上。鼓楼人艺微电影创始人方喆和外国搭档麦克,结伴走遍了老北京,两人在拍摄中不时分享感受——中轴线就这样作为纽带,联结起不同文化的交流。来自不同国家的人,因着相同的热爱和追求而跨越文化障碍,这成为海内外观众的情感连接点。


在中轴线申遗的背景下,用镜头向世界人民展示中轴线的文化价值、扩大中轴线的影响力,是纪录片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。在国际传播的具体实践中,中轴线题材的纪录片坚守讲好北京故事的初衷,探索符合国际规则的传播方式,在传承创新中为中外文明互鉴带来了新话题、新表达。



北京中轴线决定了整个北京老城城市格局,是首都规划中最富有文化内涵的活态遗产,同时也为纪录片构建北京城市形象提供了丰富的符号和叙事资源。


从《北京中轴线》到《京之轴》,中轴线题材纪录片的样态表征不尽相同,但背后都有着相通的文化价值表达。这些作品描绘了北京核心区域的历史与当下,不仅书写壮美中轴线,也展示活泼的北京民俗文化,以纪实影像赋能文博文物事业、扶植城市IP打造,对提升北京历史文化价值的系统表达有着重要意义。


中轴线题材纪录片展示北京民俗文化


另一方面,既要准确传达中轴线的建筑知识和历史演进,又要全面反映新时代北京建设“在保护中发展,在发展中保护”的生动实践,成为中轴线题材纪录片构建城市形象的新要求。


当前,城市已成为人们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,城市文化也随之一同繁荣兴盛。但快速的现代化进程,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城市之间的同质化,城市文化的分野并不突出。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,纪录片在构建城市形象,助力城市文化建设上大有可为。《守护解放西》对长沙气质的描摹,《嘿!小面》对重庆风情的诠释,《十三行》对广州性格的挖掘,都是其中的代表。《城市24小时》《奇妙之城》《书店遇见你》《纪实72小时》……越来越多纪录片作品从不同角度切入,在各个地点角落看见不同城市的独特灵魂。与此同时,伴随着文旅事业的复苏,其与城市传播的紧密融合也将反哺纪录片业态,推动我国大纪录片产业的建设。

纪录片助力城市文化建设(左右滑动查看)


人是城市史,城是国家史。城市作为文明发展的产物,必然从各个方面反映其所载文明的特征。北京中轴线串联起众多文物古迹,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独特见证,清晰地构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和价值谱系。通过最新、最美、最好北京,展示可信、可爱、可敬中国,也成为中轴线题材纪录片构建城市形象,进而塑造国家形象的深层理念和最终目的。


参考文献:

1.李黎.回望北京中轴线——拍摄札记[J].中国电视(纪录),2014(08):78-84.

2.推荐丨纪录片《永恒之轴》导演手记.纪录片网

3.首部青少年中轴线微纪录片《一脉》六一上线.综艺报

4.韩飞.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:现状透视与路径探析[J].中国新闻传播研究,2022(06):211-225.

5.北京中轴线主题国际传播纪录片《京之轴》上线发布.北京发布

6.韩飞,蔡爽,马卓恺.纪录片赋能城市IP打造的当下实践与策略[J].视听界,2023(04):15-19+29.

7.【报道】北京中轴线网络视听文艺精品发布活动暨网络综艺节目《登场了!北京中轴线》启动仪式在京举行.国家广电智库

8. “国际传播与北京叙事”学术研讨会举办 ——在国际传播新格局中塑造好新时代北京形象.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


更多精彩内容,请
微信公众号“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


监制:何苏六

主编:韩 飞

责编:王 侯 李金斋

编辑:李嘉婧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